close


“吳醫師,我的臉上又癢又痛,中間還爛掉,是被蜘蛛撒尿嗎?” “醫師阿, 我今天早上睡醒,突然發現脖子和背上紅腫 ,還起水泡,是疱疹嗎?”
“這是隱翅蟲皮膚炎”
最近南台灣天氣炎熱,又接連下了幾天大雨, 隱翅蟲皮膚炎的患者增多了!
光是今天就有四位.
隱翅蟲是一種小型昆蟲,因翅膀不明顯而得名,體長約○‧五至一公分,寬約○‧二公分,胸部是鐵青色,腹部是黑黃色相間的環紋。 棲息於水田、草地及樹林中,在每年4月至10月出沒;因為有趨光習性,常在晚上飛入有燈火的地方。
隱翅蟲的毒害並非蟲體螫咬人體所致,而是由蟲體內所含之刺激性毒素「隱翅蟲素」造成的。它在皮膚上爬行時,就會從關節腔中分泌出體液(富含隱翅蟲素),而引起皮膚病變,造成線狀的病灶;當蟲體被打死或捻碎時,則會造成毒液大量濺出,會造成皮膚的起泡及潰爛;皮膚往往突然感到灼熱及劇痛,接著在 1~2 天內出現水泡、膿泡及潰爛;在小心的照顧下會在 3~4 天乾凅,6~7 天落屑痊癒,色素沉著約在 2 週至 1 個月內消失。
要是不幸有隱翅蟲皮膚炎,須注意下列事項:
- 按時服用口服藥及遵造醫師指示塗抹藥膏。
- 小心不要刻意弄破水泡
- 沐浴時不須使用肥皂,以清水沖洗即可,沐浴後立即換藥。
- 不可搔抓,以免加重發炎造成色素沉著。
如何預防:
- 睡覺時不要開燈,以免引蟲入室。
- 睡覺前仔細檢查床鋪上是否有隱翅蟲。
- 使用蚊帳避免隱翅蟲飛入。
- 看到隱翅蟲不要用手打死,輕輕撥掉以免接觸到大量蟲液。
- 萬一沾到蟲液,立即以肥皂及大量清水洗淨。
全站熱搜